前段时间Elon Musk发布了关于脑机接口研究项目: NEURALINK. 大家如果能连上正宗的互联网的话可以看看原视频:
Neuralink Launch Event. 官方网站: NEURALINK. 就像Elon说的, 此次发布会的主要目的是向全球招募人才, NEURALINK项目涉及到的范围很广, 你如果觉得能发挥你的聪明才智不妨投个简历试试.😍
看完NEURALINK项目想到很多的科幻电影, 比如 <<黑客帝国>>, <<盗梦空间>>, <<异次元骇客>>, <<源代码>>... <<黑客帝国>>这个片子很早了,那个时候也看不懂, 现在应该找个时间再去看看. 还是回归到主题, 源代码这个词对于程序猿来说再熟悉不过; 每天都是满屏的源代码(source code). 程序里的源代码有专门的SCM, 源代码管理系统. 以典型的SVN的默认源代码管理结构来说明一下<<源代码>>中的类似之处.
SVN默认的源代码仓库结构包含: trunk, branchs, tags. trunk里面包含的东西正好类似整个电影剧情的发展, 男主角从一开始就是已经是植物人的状态, 大脑连接上了source code这个研发实验项目. source code这个项目的实验在这个男主角上面起作用了, 每次循环死亡再回来再死亡都类似程序的一个生命周期, 8分钟的生命周期(按照程序编写的博士的理论). 再回来看SVN的默认目录结构, trunk是单数形式, branchs和tag是都是复数形式, 也就意味着只可能有一个trunk, 可以有多个branch和tag.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, 每次循环类型是根据当前trunk的想信息创建了一个branch, 这个branch里面包含了在创建branch时的trunk的所有属性,对象, 也就是那一个时刻的trunk副本. 比如新开发一个feature, 拉了一个branch, 但是不久这个feature就因为需求变化夭折了(对应电影里的8分钟的时间到了炸弹爆炸, 或者提前中枪身亡回到现实, 当然电影里男主角回到的现实就是source code, 像飞船舱一样的地方, 并不是博士生活的现实, 他自己并不能看到那个半截连电脑的身体).
最后一次尝试突破了8分钟的理论极限, 但是实际应该是创造了新的一个世界, 最后那个操作电脑的女主角收到了source code里面的男主角发出来的信息, 还有就是博士的态度180°大转弯, 还边梳头边很淡定的说项目成功了, 抓到了恐怖分子. 这应该又是一个新的branch被创建了, 而trunk上的信息并没有改变. 当然每个人对于这部电影的理解都不一样, 没有谁说有一种固定的结果.
这个图也是一种理解方式:
这儿给大家推荐一篇讲得比较详细的文章: Source Code (2011) : Movie Plot Ending Explained